黄奇帆:服务贸易做好了 才是金融的新开放
2019-11-27来源:界面
1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第九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上指出,当今中国呈现/>
1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第九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上指出,当今中国呈现出了强国开放的新特征。在整个中国开放新格局里,金融业也出现了开放新格局。
黄奇帆表示,新一轮开放有五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是贸易政策从原来的出口导向,转变为既鼓励出口、也鼓励进口的双向开放贸易方针;
二是投资从鼓励引进外资,转变为既鼓励引进外资、又鼓励走出去投资的双向发展格局;
三是开放区域从原来沿海地区先行,5-10年之后内陆地区逐步跟进,转变为一旦有新的战略措施,沿海内陆东西南北中同步开放、一起开放;
四是从工商产业为主的开放,转化为工商产业、服务业、金融业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开放;
五是从过去适应国际环境,适应国际游戏规则倒逼国内营商环境的改善,转变为现在既适应融入国际市场和国际规则,同时积极参与WTO的改革,推动全球化发展,对于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讨论、谈判游戏规则的制定也积极地介入其中。
“中国经济开放这几年力度之大,深度之深,广度之广,都是前无古人的,前所未有的。”他感叹道。
而对于金融开放的新格局,黄奇帆指出,近两年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 、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证监会先后推出了64条指向明确、直接可操作的金融开放政策,其中金融稳定委员会推出了11条战略性开放措施,人民银行推出了15条,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各推出了18条和20条。这些政策又可以分为放开市场准入方面、放开股比限制、拓宽业务范围三类。
“现在外资金融机构都十分欢喜雀跃,都在酝酿各种新公司的产生。最近到年底有好几个外资证券公司等都在办理登记当中,”他说道,“这个开放是全范围、宽领域、多渠道的。”
此外,黄奇帆还谈及了对自贸区建设的看法。
他指出,建设自贸贸试验区的根本目的,一是为了对标FTA(即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二是推动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
“三是自贸区最重要的需要突破的任务,不是简单扩大投资,不是简单扩大制造业,不是简单的扩大货物贸易,而是针对中国开放中的最薄弱环节——服务贸易。“黄奇帆称。
他指出,我国实施开放40年来,货物贸易总额已从几百亿美元增长至4万3千亿美元,增长了一百多倍。但服务贸易总额目前尽管数量也不小,但是这7500亿中,出口才2000多亿,进口有5000多亿,逆差3000多亿。
“服务贸易没有真正开放,离开放的要求太远。”黄奇帆直言。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服务贸易仍存在着逆差大,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多,知识密集型、技术产权专利型、金融型服务贸易少等问题。
在他看来,包括制造业、产业链配套服务的服务贸易,大量货物进出口伴随的服务贸易,以及金融机构跨境、跨国、离岸的服务贸易都有待突破。
黄奇帆表示,自贸试验区不是为了造一个工业区,不是为了简单造一个城市新区,也不是为了造一个围着铁丝网的保税区,是为了对标FTA,是为了对标国际营商环境,是为了突破和金融业强相关的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做好了,才是金融的新开放,才是自贸区试验探索的焦点。”他说道。
- 『观察』江苏启动“AI+教育”攻坚行动 年内培育百所智慧教育标杆校2025-04-07
- 『政策』北京商务局推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 支持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数字化转型2025-04-03
- 『聚焦』天津发布37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2025-03-30
- 『政策』1亿元奖励专精特新企业 青岛财政浇灌民营经济沃土2025-03-25
- 『政策』AI风起!厦门发布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2025-03-22
- 『政策』大连市出台32条措施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2025-03-18
- 『政策』深圳出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