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方城草庐蜂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电商扶贫
2018-07-06来源:河南省商务厅
河南草庐蜂业有限公司,座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诸葛亮躬耕地、医圣张仲景故里及中药材之乡,“道地裕丹/>
河南草庐蜂业有限公司,座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诸葛亮躬耕地、医圣张仲景故里及中药材之乡,“道地裕丹参原产地域保护保护”地—南阳市方城县,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已建成10000吨蜂蜜出口生产线、5000吨蜂蜜小包装生产线、5000吨蜂产品饮料生产线、3000吨蜂蜜醋生产线和1000吨蜂蜜酒生产线,是一家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蜜蜂文化和蜂产品研发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企业客户,蹚出一条“公司+互联网+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精准扶贫之路。
草庐电商发展
草庐电子商务初期立足于淘宝网为主要平台开展B2B和B2C销售。近年来随着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和移动电商的兴起,传统的电商运营模式出现成本增加及业绩大幅下滑的趋势,草庐电商积极调整运营战略,2015年开始把电商运营重心逐步转移到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社交电商中,尤其是移动端社交电商,自主开发草庐蜂业微商城,并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线上线下发展的新电商模式。2016年,草庐蜂业又加大了对O2O体验店投入,先后建立了中国蜜蜂文化科普基地、草庐产品体验中心、草庐养蜂场生态游等项目。用户既可以通过对线下O2O实体店全品类的产品进行场景化消费体验,也可以参观草庐中国蜜蜂科普馆,通过现场惟妙惟肖的图片文字介绍及实物展示,了解蜜蜂演变历史和蜂产品的相关知识,实现线下引流体验线上购买。草庐电商团队通过活动策划、网红直播、在线培训、优惠活动并结合软文传播,不断提高粉丝的粘性,形成了良性商业闭合生态系统。
草庐电商扶贫
为了让一部分有实力的养蜂大户带动其它农户共同致富,草庐蜂业牵头成立草庐合作社,近80%社员中是贫困户。2017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将近9000万元,蜂农户均收入90000余元,平均增收64000多元,初建社时的一百多户养蜂贫困户全部脱贫,不少人家盖起了楼房购买了轿车。目前,方城全县养蜂大户已由建社初期的179户发展到322户,涉及61个行政村,136个村民小组。蜂群从起初的17900箱发展到75000余箱,养蜂户年均纯收入三年来年递增30%以上,方城道地裕丹参原产地也随着草庐蜂蜜通过电商营销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草庐合作社初期对贫困户、困难户采取资金和物料的双帮扶。2015年,合作社投入近30万元,购买新型蜂箱和全不锈钢摇蜜机460多套无偿送给困难养蜂户使用。但是财物支持治标不治本,虽然可以解决一时的生产生活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合作社及时转换思想,转变方式,摸索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互联网+蜂农+贫困户”切实有效的帮扶新方法,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养蜂经济链条,既让老社员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帮带作用,又从根本上帮贫困农户实现脱贫致富。
培育种蜂。老社员带领没有养蜂经验的贫困户开始养蜂事业,同时帮助贫困的小养蜂户扩大规模。要想带动这些贫困户养蜂,不单单需要先有蜜蜂,更需要培育优良的蜜蜂品种,贫困户没有蜜蜂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作社成立了种蜂场,从德国,意大利等地引进种王,同时也跟吉林省蜜蜂研究所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培育出更适合本地饲养的优秀杂交品种,通过种蜂场繁育之后,先发放给已经脱贫的蜂农。
发展蜜蜂。有了种蜂,没有蜜蜂怎么办,合作社就从已经富裕的蜂农手里买,蜂农无形中也多了一项额外的收入,也刺激了蜂农发展蜂群的积极性。2016年出资20万元先从本社社员手中购买了200箱蜜蜂,先分别发放给20户贫困户,但是不会养怎么办?合作社定期开展养蜂培训和交流,邀请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专家进行从四季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蜜蜂育种、蜂产品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培训交流。合作社先从这20户贫困户搞帮扶实践,无偿送给每户10箱蜜蜂,卖蜂的社员帮助这些不懂养蜂的人,蜜蜂原蜂场不动,让这些贫困户每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到蜂场边学习技术边养殖实践,这10箱蜜蜂所产的蜂产品归他们所有。养蜂人必须在通过这10箱蜜蜂发展出10箱来,等他们完全掌握了养蜂技术,可以带走15箱蜜蜂离开原蜂场独自创业,另外的5箱无偿帮扶给下一个贫困户。如果是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年龄大的贫困户,合作社采取不管年景好坏,每年分给一户100斤蜂蜜,自行销售。如果家里有亲朋好友懂得微信、会玩手机的,合作社还帮助推广,制作一系列关于微信推广使用的图片以及蜂产品知识文案等,教会他们如何转发,如何发蜂场视频,通过社交电商的形式卖货,他们发货困难的话,合作社帮助他们发货。这样一户一年下来保守的说产品可以净得5000元,另外还又增加5箱蜜蜂价值5千,一户就可以有1万元的收入。如果没有人管理,合作社还代管蜂场,分得的100斤蜂蜜,合作社以每斤30元的价格回购,他们就可以有3000元的收入,外加发展的5箱蜜蜂,也有8千元的收入所得。这样下来不但可以脱贫,而且在不间断服用蜂产品的情况下,保证了身体的健康,同时也为生态农业增砖添瓦,这是一项一功多得切实可行的方法。已有20人学成离开,成了有技术、有资产的养蜂专业户。
销售蜂蜜。很多想从事种植和养殖业来脱贫的贫困户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的产品不知道如何去卖,而草庐合作社的蜂农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合作社对所有蜂农生产的产品均全部回购。合作社建立了加工厂,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开发,并通过线下专卖店、商场、超市等渠道进行销售,也通过电商团队开展产品的互联网销售,使蜂农的产品不愁销路。
草庐合作社通过这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和计划,从根源上解决了一大批贫困户的贫困问题,实现精准扶贫。先后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一千余户蜂农脱贫致富,平均每户增收6万4千多元。
杨集乡磨沟村的蜂农武留栋几年前还一贫如洗,只有几间破房子,合作社通过养蜂技术和蜂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蜂群数量逐渐壮大,合作社又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通过移动社交电商的方式去卖自己的产品,教他们如何拍照、如何宣传、如何接待游客,仅去年一年就多收入10万元以上,盖起了二层楼房。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赵河镇贺家庄的张宏堂、李和庄的李合良、古庄店乡的常建立等等。没有资金、没有技术的人通过草庐商城的一元创业平台,也得到了有效的帮扶,月收入都在5千元以上。草庐的目标是在未来一年内,帮助5000人脱贫,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家庭环境,实现小康生活。
草庐合作社在未来一段时间计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
1、继续发展养蜂扶贫。为贫困户提供从蜜蜂、物资到销路的全方位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真正做到让更多的贫困人群通过养蜂脱贫致富。
2、开发蜂业观光旅游。把贫困户的蜂场打造成为养蜂生活体验基地,吸引游客到蜂场观光旅游,亲自参与养蜂取蜜的过程,体验养蜂生活。
3、实施蜜蜂租赁授粉。蜜蜂可以为植物传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自然情况下,没有足够蜜蜂的地方,比如温室大棚,附近无养蜂场的地区,需要人工放置蜜蜂来为农作物授粉。草庐合作社开发的蜜蜂租赁授粉服务平台,可以让贫困户的蜜蜂和有租赁需求方进行对接,增加蜂农的收入。
4、托管销售蜜蜂产权。作为差异化营销扶贫的一部分,客户在贫困户的蜂场认领一箱蜜蜂的销售产权,一年内,蜜蜂由蜂农免费托管,产品归认领的客户所有。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看到自己认领蜜蜂的实时状态。
- 『观察』江苏启动“AI+教育”攻坚行动 年内培育百所智慧教育标杆校2025-04-07
- 『政策』北京商务局推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 支持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数字化转型2025-04-03
- 『聚焦』天津发布37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2025-03-30
- 『政策』1亿元奖励专精特新企业 青岛财政浇灌民营经济沃土2025-03-25
- 『政策』AI风起!厦门发布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2025-03-22
- 『政策』大连市出台32条措施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2025-03-18
- 『政策』深圳出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