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情况
2018-02-23来源:郑州市商务局
2017年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两票制”、药品零加成等政策的陆续实施,药品流通企业经/>
2017年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两票制”、药品零加成等政策的陆续实施,药品流通企业经历了严峻的挑战,加速了全行业的兼并重组、服务创新、升级转型。2017年度我市药品流通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行业销售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全市纳入统计药品流通批发企业57家,实现销售额801.38亿元,同比增长19.07%,增速较上年上升4.44个百分点;零售企业27家,销售额40.24亿元,同比增长23.36%,增速较上年上升3.55个百分点。
行业发展存在较大压力。10家直报企业中,利润率普遍较低,平均营业利润率在3.35%;在销售额同比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营业利润率同比仅增长了0.28%。应收账款周期普遍较长,其中零售企业在1-2个月;批发企业基本在3-6个月,最长达202天,10家直报企业平均100天,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天。应收账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平均28天,与去年同期持平。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批发企业中,销售额20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各1家,10亿元以上10家;同比增长30%以上的15家,同比降低20%以上的12家。零售企业中,销售额5亿元以上2家,亿元以上5家;同比增长30%以上的8家,同比降低20%以上的5家。药品批发企业中排名前10位企业的销售额占批发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为77.16%,零售企业中排名前5位企业的销售额占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为78.80%。
西药类在购销结构中占比较高。四季度全市纳入商务部药品流通统计系统直报法人企业共10家,其中:批发经营企业8家,零售连锁企业2家。直报企业商品购进总额537.15亿元,其中从生产者购进328.21亿元,从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208.94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557.03亿元,其中对医疗终端的销售345.10亿元,对批发的销售157.97亿元,对零售终端的销售32.75亿元,对居民的零售20.99亿元。销售类别中,前三名是西药类、医疗器材类、中成药类,销售占比分别为74.04%、15.38%、8.80%。
现代流通方式加速发展。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配送、冷链配送业务,并通过电子商务、中医馆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新业务,提供增值服务。国控河南已建立了21家区域子公司,基本形成“一个中心,五个节点,十四个分仓”的全省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物流创新项目和技术在全国评选中多次获得殊荣。华润河南公司、九州通河南公司、民生集团等现代化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均顺利进展。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承诺1小时送药服务,全年共开设国医馆20余家,总设馆数达160余家,多次被评为全国性十佳中医馆。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关爱贫困家庭、支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华润河南医药党委联合花园口镇卫生院开展以“心系百姓 不忘初心”为主题的活动,为花园口镇百姓送医、送药、送温暖。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加入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等共同成立的“八方援-健康中原公益爱心医药联盟”。积极从事慈善公益事业,成立“张仲景大药房慈善基金”、联合工业企业成立“营销公益联盟”等,都在以实际行动将仲景“悬壶济世”的精神发扬光大。其他药品流通企业也积极举行慰问、捐助等公益活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在2017年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的评选中,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分别被评为AAA级,天地民生医药有限公司被评为AA级。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企业信用评价中,河南越人医药有限公司、河南省越人医药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分别被评为AAA级。此前,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首批“中国药品零售企业诚信经营公约单位”。
- 『观察』江苏启动“AI+教育”攻坚行动 年内培育百所智慧教育标杆校2025-04-07
- 『政策』北京商务局推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 支持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数字化转型2025-04-03
- 『聚焦』天津发布37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2025-03-30
- 『政策』1亿元奖励专精特新企业 青岛财政浇灌民营经济沃土2025-03-25
- 『政策』AI风起!厦门发布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2025-03-22
- 『政策』大连市出台32条措施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2025-03-18
- 『政策』深圳出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