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外包基地云综合数据云服务平台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平台项目总数:

平台发包交易金额总数: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服务外包动态 > 正文

“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指南发布 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2017-08-03来源:中国外包网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2017年度“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申报指南,旨在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2017年度“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申报指南,旨在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据悉,“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围绕基础前沿技术等六个方向部署实施,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这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指南解读

此次科技部发布“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指南,目的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要求,总体目标主要有六个,即提升基础前沿技术储备、建立新一代机器人验证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化及创新、培育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深化特种机器人的工程化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围绕智能机器人基础前沿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六个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类、共性技术类、关键技术与装备类、示范应用类四个层次,发布42条指南。其中,基础前沿技术类指南5条,共性技术类指南8条,关键技术与装备类指南17条,示范应用类指南12条。

此外,指南还对项目类别、支持方向或重点、申报条件和要求、注意事项、咨询联系方式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指导符合条件的申报人申报项目。

政策支持下,机器人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后,机器人产业便掀起发展热潮,迅速成为智能制造炙手可热的领域,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机器人产业扶持力度,一系列鼓励政策不断落地。其中,以去年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最为关键,该规划从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关键零部件以及市场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政策的推动,使机器人产业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国内机器人产业园区已达40余个,机器人企业数量80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3400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并迈向中高端发展。

工业机器人为产业领头羊,或将重新定义制造业

机器人产业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块,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增加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正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一马当先,维持高速扩容的阶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总量达72426台,同比增长119.50%,年销量超过9万台,保有量则将达到30万台。

2010-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变化情况(单位:台)

而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标,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能达到10万台,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

服务机器人市场蓄势待发,大批企业争相加码

想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规模偏小,但整体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甚至大于工业机器人,有望成为机器人产业下一个风口。所以,即便服务机器人市场尚未爆发,但看好这个市场的企业已持续加码布局。

据上述报告数据,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2.9亿元,同比增长44.6%。按此这个发展势头,预计到2019年,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152亿元。

2015-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目前,国内服务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于清洁、教育、娱乐、医疗等领域。随着产业趋于成熟,服务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将大幅提升,应用范围或实现指数性扩张,市场规模增长空间相当可观。

  
外包基地云综合数据云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外包博客 | 外包论坛 | 外包伙伴 | 招贤纳士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用户服务说明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邮箱:  通讯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