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外包基地云综合数据云服务平台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平台项目总数:

平台发包交易金额总数: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服务外包动态 > 正文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2017-07-27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科研诚信体系的建立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下,我国齐抓共管的科/>

“中国科研诚信体系的建立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下,我国齐抓共管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约束与激励并重的科研诚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科技部诚信办相关负责人2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诚实守信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做到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相关科研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早在2007年,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目前,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已达到16家,在协调统筹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我国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健全的科研诚信制度是形成良好科研环境的根本保障。在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成员单位先后联合制定发布了一系列科研诚信相关的制度和办法。2009年,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对科研诚信建设的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监督惩戒等作出规定,成为一个时期以来科研诚信工作的重要指导。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以来,围绕新的五类计划体系,科技部探索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突出强化信用管理,构建惩处机制,避免“劣币驱良币”现象,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保驾护航。

探索建立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制度,也是科研诚信建设中的重要一环。2016年,科技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明确界定了严重失信行为的范围,对记录的内容、程序、信息的使用等都作出明确规定,为开展失信行为记录和信息共享,开展联合惩戒提供了制度依据。目前,在汇集各成员单位查处的失信行为信息基础上,已初步建立了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在2016年和2017年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评审、中青年领军人才遴选、结余经费管理等工作中也都参考使用了该数据库的记录结果。

科技部诚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开展科研信用管理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探索将科研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加强与地方、部门的联动和信息共享,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氛围。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延东近年来对学术诚信相关问题开展了持续的跟踪调查研究。他认为,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学术诚信环境建设的一些成绩和亮点。比如,科技工作者对整体学术诚信环境的判断更趋积极,学术不端泛滥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高校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和培训的努力初显成效,等等。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术不端问题的严重性及治理的困难。需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完善和落实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制度、加强学术规范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以进一步净化学术环境、提升我国科研诚信水平。”赵延东表示。


  
外包基地云综合数据云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外包博客 | 外包论坛 | 外包伙伴 | 招贤纳士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用户服务说明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邮箱:  通讯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