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解旋酶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被成功揭示
2016-06-02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海涛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1.8埃米(即纳米的1/10)/>
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海涛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1.8埃米(即纳米的1/10)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有望开发出治疗寨卡病毒的特效药物。相关研究成果5月12日在线发表于《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
日前,南美洲和拉丁美洲多国发生了“寨卡热”疫情。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感染还与胎儿和新生儿小头畸形和一些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关。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已有33个国家报告有寨卡病毒传播。
解旋酶是设计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在病毒增殖过程中,解旋酶几乎是所有病毒复制所必须的蛋白。在寨卡病毒复制过程中,寨卡病毒解旋酶通过水解三磷酸核苷获取能量从而实行对双链核酸的解链功能。这一功能和过程对该病毒的增殖至关重要。研究人员介绍,把寨卡病毒解旋酶的特定活性位点作为关键靶点,将为开发抑制病毒复制和控制寨卡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抑制剂打下基础。
杨海涛团队解析的寨卡病毒解旋酶晶体结构,分辨率达到1.8埃米。这一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水解三磷酸核苷的关键区域,以及容纳RNA的正电荷通道。研究人员表示,“为寨卡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一个精确的模型”。
- 『观点』把握“人工智能+消费”新机遇2025-02-18
- 数字经济驱动企业融通发展2023-05-17
- 加大智能化家居产品供给2023-05-15
- 8月16日中关村智科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成功举办CPMM宣贯会2022-08-01
- 商务部:今年前5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增长11.9%2022-06-16
- 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05-10
- 一季度服务贸易同比增长25.8% 专家称知识密集型领域竞争力正不断增强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