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度创新激活商务发展动能
2017-02-16来源:
探索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推/>
探索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推进内贸流通创新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外贸由“大”转“强”……在刚刚闭幕的2016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记者注意到,多个省市砥砺前行、多方发力,商务发展回稳之余更显现出蓬勃向好势头。
在今年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上海经验”成为热词之一。12月27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媒体吹风会上表示,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上海市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率先改革探索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实现了预期目标。与此同时,根据国务院部署,上海全力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在流通创新、市场规则、市场治理三大领域形成了9项试点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内贸流通的健康发展。
推动投资贸易发展
记者了解到,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至今,累计新注册企业3.7万家。其中,国内民间投资占比达77.9%,新注册企业活跃度超过80%;累计新设外资企业7321家,接近试验区挂牌前20年外资企业总数,并且超过90%是通过备案方式设立的。新设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比已从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0%。“上海通过投资领域的制度创新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尚玉英透露,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便利度不断提高,除敏感地区和敏感行业外,区内企业境外投资占全市比重从2013年的10%提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70%左右,其中来自外省市投资占比在2015年年底达到25%,“走出去”的桥头堡作用凸显。
尚玉英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形成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公平透明。通过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有重点地扩大外资准入限制,融资租赁、工程设计、旅行社、认证检测等累计落地超过1800个外资项目。“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贸易制度创新的红利不断凸显。”尚玉英进一步指出。今年前10个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片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628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0%,高于同期全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在上海市的占比提升至27.6%。
放眼未来,尚玉英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经济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有利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投资体制改革,营造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环境,进一步深化投资贸易领域改革创新系统集成。孙元欣则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处理好人才缺失问题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激发消费潜能
作为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之一,今年前11个月,上海市商品销售总额9.1万亿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0多亿元,增长7.8%;电子商务交易额1.7万亿,增长21.7%。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消费占比超过60%,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尚玉英告诉记者,在构建开放创新的流通发展体系方面,上海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创新培育网络化、平台化商品交易市场。上海市出台了扶持平台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推动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在大宗商品、消费品及生活服务、专业配套服务、跨境电商四大领域打造了一批集交易、物流、金融、资讯等功能,技术新、辐射强的高能级市场。
二是提升实体商业新消费供给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智慧商圈、体验式购物中心、众创空间及跨境电商、保税展示销售、进口商品直销、市内免税店等新型商业形态。同时,转变消费促进方式,实施“新消费引领”、“品牌引领”和“服务到家”计划,建立会商旅文体跨部门联动机制和国际商业街区交流合作机制,提升供给能力。
三是建立了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与江苏、浙江等长三角省市共同建立了长三角市场一体化机制,聚焦物流标准化、农产品流通、商品市场转型、打击侵权假冒、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等重点专题,以项目化推进专题合作,推动“规则体系共建、创新模式共推、市场监管共治、流通设施互联、市场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取得了较好成效。
孙元欣指出,上海的目标是建设世界级的消费城市。上海市在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方面主要呈现新消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五个特点。在孙元欣看来,建立一个适应当前市场新特点的管理模式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尚玉英强调,上海将继续按照国家的要求,探索创建“流通创新发展试验区”,确定明年推进内贸流通发展的30项重点工作,启动实施市场流通创新、新消费引领等8个专项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内贸流通创新发展,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 『观察』江苏启动“AI+教育”攻坚行动 年内培育百所智慧教育标杆校2025-04-07
- 『政策』北京商务局推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 支持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数字化转型2025-04-03
- 『聚焦』天津发布37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2025-03-30
- 『政策』1亿元奖励专精特新企业 青岛财政浇灌民营经济沃土2025-03-25
- 『政策』AI风起!厦门发布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2025-03-22
- 『政策』大连市出台32条措施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2025-03-18
- 『政策』深圳出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03-15